好心情平台携手中国麻醉药品协会精神卫生分会推动精神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4月8日至12日,中国麻醉药品协会精神卫生分会与国内领先的精神心理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好心情”联合发起《中国精神科医生工作现状与需求调研》,会后形成了书面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基于全国837名精神科医生的多维度调研数据,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内容涵盖了医生的门诊时长、工作流程、患者管理工具、临床研究困难及支持需求等多个方面,深入了解了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工作、患者管理以及科研方面的现状与需求,旨在为精神卫生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调研报告指出,精神科医生在门诊效率、患者管理和科研支持方面面临挑战。建议利用好心情平台的数字化工具和AI技术,优化病史采集与症状评估,提升门诊效率;强化科研支持,提供数据采集模板、科研培训和多学科协作平台;推进智能化随访工具应用,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1.门诊效率亟需提升


调研结果显示,精神科医生在接诊首次就诊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时,近半数医生单次看诊时长超过20分钟,该数据反映出精神科医生在首诊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在首诊过程中,69.06%的医生认为最耗时的环节在病史采集,16.25%的医生认为用时最长的是症状的评估。这些环节的耗时较长,可能与精神心理疾病的复杂性以及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有关,也提示了在临床工作中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针对这一现状,医疗机构可以探索引入好心情的数字化产品矩阵产品及 AI技术。例如智能化辅助诊断和病史采集工具,可以显著优化精神科病史采集和症状评估流程。例如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的智能系统,能够与患者进行对话,自动收集病史信息并生成初步诊断建议。这种系统可以快速识别患者的症状模式,减少医生在病史采集上的时间,同时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此外,基于人工智能的病历质控系统能够自动采集病历数据并进行结构化处理,从而快速识别病史记录中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病史采集的效率。这些智能化工具不仅提高了病史采集的效率,还通过标准化流程减少了人为误差,为精神科医生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同时通过AI对症匹配医生/专家,实现快速接诊,提高门诊效率,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图1 首次就诊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平均单次门诊时长统计数据


图2 在首诊过程中,最耗时的环节统计数据

2. 现有患者管理工具便捷度有待进一步优化,需要推进智能化随访工具在精神心理科的应用

精神科患者随访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动态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还能有效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社会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调研中精神科医生表示目前主要依赖的患者管理工具还是医院的电子病例系统(HIS、EMR等),现有工具在功能和便捷性上存在不足,希望能够有更加完善的患者管理系统来辅助他们的工作。调研中40.02%的医生表示工作中已经在使用如好心情患者智能随访APP,可以智能、便捷的提供患者管理和随访,整合了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随访记录等功能,可实现全天候快速响应,为医生提供高效患者管理平台,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管理质量。

3.科研支持亟须强化

在开展精神心理疾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时,医生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患者数据收集困难(75.72%)、缺乏科研时间与精力(60.1%)、统计分析能力不足(43.01%)等。这些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神科医生在科研领域的深入发展,影响了临床研究成果的产出和质量。

临床医生还希望在临床科研中能够获取的支持包括标准化数据采集模板(74.07%)、科研方法培训(57.95%)、多学科协作平台(49.94%)、患者随访管理工具(38.35%)、科研时间保障与激励机制(26.52%)。这些支持将有助于提高精神科医生的科研能力,促进临床研究的发展,最终推动精神卫生领域的进步。

调研中80%以上的临床医生表示自己有开发定制化随访工具的需求。

针对精神科医生在科研中的困难,好心情能够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AI驱动的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实现精神障碍的精准初筛与动态干预,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与效率;利用数字化工具,如心理CT系统、心理疾病风险筛查系统等,实现标准化数据采集与高效管理;借助平台资源,为医生提供科研方法培训与多学科协作机会;同时,好心情学院为专业人才提供技能提升与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医生在科研领域深入发展。

近年来国家政策对精神科科研领域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精神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精神科建设,完善医保政策,将更多精神药品及心理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为科研工作提供经济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精神科专业人才培养,如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和转岗培训等措施,提升科研人才储备。此外,国家还鼓励开展精神疾病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提升精神专科领域的科研水平。这些政策利好为精神科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好心情作为国内最大的精神心理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已入驻7万名专业医生,服务用户超500万。平台通过“技术+服务”双轮驱动,持续赋能医生、造福患者。好心情平台可以提供以下服务:

1.在线诊疗服务:好心情平台提供在线心理咨询、在线问诊、开方等服务。医生可以通过该平台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多渠道沟通、诊疗,为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创造安全私密、省时高效的就医方式。

2.智能诊疗系统:好心情自主开发的智能诊疗系统,能够通过模块化、标准化的筛查量表,快速地初步得出精神健康疾病的类别。当用户获得结果后,平台匹配相应的专家,自主选择服务,从而获得权威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应用使得使用好心情平台的用户的依从性提高了 20%以上,使得患者康复率大大提升。

3.患者管理与随访:好心情利用数据算法对精神心理健康需求用户和医生进行精准匹配,建立在线一对一联系,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也有利于医生提供随访随诊服务。平台的患者管理系统和随访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管理复诊患者,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4.科研与数据支持:好心情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研发完善智能诊疗产品,不断建立健全的精神心理专科医疗服务运营体系。平台积淀的临床数据可以为医生的科研工作提供支持,促进智慧医疗产业加快发展,赋能医生,造福患者。

5.科普与教育:好心情聚合了来自全国的权威专家,以在线直播、专家讲座、科普视频、科普文章等多种形式为用户提供相关心理科普。这些科普资源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和公众更好地了解精神心理疾病,也可以为医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升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中国麻醉药品协会精神卫生分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履行使命,推动精神卫生领域的全面发展。分会成立了科研转化小组和AI研发小组,致力于将前沿科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通过这些小组的努力,分会不仅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开发、临床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还通过AI技术提升了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率。未来希望推进开展多项临床研究,建立专业规范,推动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精神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分会通过这份调研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精神科医生工作现状的关注,为改善精神科医生的工作条件、提高精神卫生服务水平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好心情作为精神心理领域的专业平台,将充分发挥其在数字化技术、智能诊疗、患者管理、科研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为精神科医生的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